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谁能帮我整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编著的《思想品德》九年级的第1单元的预习笔记(框架)?急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7/17 10:47:53
谁能帮我整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编著的《思想品德》九年级的第1单元的预习笔记(框架)?急用!
谁能帮我整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编著的《思想品德》九年级的第1单元的预习笔记(框架)?
谁能帮我整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编著的《思想品德》九年级的第1单元的预习笔记(框架)?急用!
L2 融入名族文化
(1)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名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它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它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2. 汉字与文字的区别
汉字 中华文明
文字 人类文明
3.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①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华文化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③众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闪烁着我国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
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进入中国,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将会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同时,中华文化也将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4.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意义:
①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②各族人民对名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名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要求:
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②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③自觉地将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逐步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
5. 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①随着改鍩开放皀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丆界各国、各氐族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加.一方面,中华文化正阔步走向䰖界,另一方面,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正潜移默化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②世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透又有抵御.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日益Ꮡ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6.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PS: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又是民族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历史继续蔓延的推动力.(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书上划了而已)
7.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8. 民族将神的时代性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绒晶,是在长期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是随着时代璄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岗山精神、长征岾神、延安精神、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9. 为什么要弐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仝证.


做守法公民
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在党(领导人)的领导下,依照嫔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礼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轭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
依法治国的意义:(1)依法治国是社优主䙈民主政治的埸本要求.(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3)礶会同谐,国᮶长治久安,是人名群众的最高利益.只有实行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依法治理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制和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公民树立法制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意义:只有人人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护,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属于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别的保护,但未成年人自己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怎么办: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
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我国刑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收养法等多部法律,都有若干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条款.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就必须学法、懂法.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广大青少年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全一册 第七课 维护合法权利
经济权利的重要性:经济权利是我国法律保护的重要权利,是公民生存的发展的基础.公民的经济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遗产是公民死亡后一流的个人合法财产.
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遵循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谐团结、互相互助的原则.
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第一继承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不属于继承顺序的人除通过遗赠或遗赠扶养协议外,无权继承或接受财产.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财产,但财产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青少年要依据继承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继承权;同时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公民有权依法行使自己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不受任何非法干涉.
当公民的合法财产遭到侵犯时,可以向侵权人提出权利请求,要求对其亲发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侵犯人发生争议时,可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法院将已判决的形式责令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如承担停止侵犯、排除障碍、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著作权.公民的著作权不受性别、民族的、年龄的限制.
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发现权的发明权.
人民是国家的主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务享有监督权.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一府两院”(政府、法院、检察院)进行监督的权利,以保障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保障行政和司法权力的有效行使,保障人命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
行政监督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等多种形式的监督.
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
行使监督权的正确方法:A当面反映、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
B向人民代表反映
C通过媒体反映
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法.
发现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要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最常用的是用各种方式投诉、举报,但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社会特别是所在社区中存在的问题,要想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8课 拥护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
一、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 三、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使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强劲的发展势 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 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 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8.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9.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 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关于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0.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 的继承和发展,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本含义】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坚持】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 要,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 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本 段内容为书上所划重点,书上并没有完整的划出,请根据具体情况参考九年级书 上P104正文第一段第二句话.】
12.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党的基本路线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4.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5.党的基本路线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6.党的基本路线重要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书上划出重点仅此一句,详情参考九年级书上P107第二段“集中体现了……最可靠保证.” 】
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
【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8.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9.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我国现阶段,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21.我国的立国之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3.【一些重要的时间及会议】: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4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2006年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想.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进了党章.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九课 发展人民民主
1.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5.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6.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9.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10.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民主制度等政治制度.
1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is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3.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族权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6. 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林带人民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方略.
17. 在我国,国家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民主.
18.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19. 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人民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
20. 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21. 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走共同富裕道路
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 国有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4. 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也是我国共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6.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7.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8. 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 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 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1. 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可分为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
12.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党和国家富民政策的重要内容,是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3. 实行这一分配制度,有利于激发人们开拓进取、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促使一切劳动、技术、管理的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利于激励人们通过多种合法渠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14.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怯生利益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15. 扶贫济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个青年应有的道德风尚.
16.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17. 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公共富裕目标,关键是要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18.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帮助贫困地区振兴经济,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有利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 再答: = =好吧。。。。我们政治老师就给我们罗列那么多要考的
再问: 还是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