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沉繁削尽留请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体现的是什么哲学道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7/25 12:32:12
"沉繁削尽留请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体现的是什么哲学道理?
要求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论”“辩证唯物论”“认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这几个范围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不要生气哦,一看就知道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知半解,马克思主义分为两大部分:辨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业表达就有唯物辩证法、辨证唯物论等等,没有一个唯物辩证论的说法,言归正传,回答你的问题:
这是郑板桥诗中的句子,全诗是这样的: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1)这首诗写诗人画竹技巧由生到熟的过程,可以归属认识论的范畴,那就与“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这一原理相应,主要体现在“冗繁削尽留清瘦”这一句,显示诗人对画竹技巧由简单的模仿、复杂混乱的竹子表象经过四十年的摸索最终进入到抽象单一的“清瘦”本质,掌握了画竹的本质.
(2)最后一句体现了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可以运用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解释.规律的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呈现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请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针对本诗,诗人画竹经历了一个生——熟——生的过程,第一个“生”是刚开始的真正的“生”,后一个“生”其实是“熟”,是在抛弃了绘画过程矫揉造作的人为添加后的回归淳朴,回归到竹子天然的“清瘦”,这才真正抓住了画竹的本质.
(3)郑板桥对于画竹也有类似的论述: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霞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也是同样的意思.
至于说其中涉及到矛盾、质量互变规律,个人觉得虽有那么点意思,但不太切题,还是以上两点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