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经济危机与货币1929到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本说为了减少货物,维持价格与利润.因为供大求.所以资本家夸张的销毁货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30 17:56:25
经济危机与货币
1929到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本说为了减少货物,维持价格与利润.因为供大求.所以资本家夸张的销毁货物:牛奶倒河里,麦子烧火,苹果烂了不摘.我很疑惑,货物多了低价,和少了高价,利润一样吧?
而且当时未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不干预经济,价格,垄断资本家们完全可以货多也定高价,你也不得不买,或者可以储存起来等着涨价?问什么不行呢?
贫穷国家,大量印钱,投放在本国肯定经济危机,那就专门用来买别国货物,让他危机,他又不知道你这样制造的钱,为啥不行呢
经济危机与货币1929到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本说为了减少货物,维持价格与利润.因为供大求.所以资本家夸张的销毁货
问题一:货物多了低价少了高价本是正常规律,但利润还与弹性相关,弹性大的低价会带来利润增加,若弹性小,降价只会减少利润.经济危机一旦出现,大家普遍捂紧钱袋,所以很多商品即使低价也无人问津,这就导致了供给的相对过剩,并不是生产的东西多了,而是没人买了,不过销毁货物毕竟是个别现象,只具有象征意义.
问题二:正如问题一中提到的,危机出现时不论高价低价,货物没有人购买,如果存储,一方面可能有些商品的保质期很短,不便存储;而更主要的是,一旦存储,公司存货就会增加,资金周转就会出现问题,由于公司经营都有负债,这种负债多是向银行借钱,银行在危机当中自身难保,公司若到期不还银行钱,可能银行就会破产,可现在公司的产品没有卖出去大量积压,手里缺少现金,根本无钱可还,这时候就可能导致公司破产.所以在经济危机中,囤积货物是不可取的,就好像现在中国的房地产一样,由于国家调控,房价下行已经不可逆转,购房者大多持币观望,即使降价,购买者也是寥寥无几,事实上就是一场地产业的经济危机,地产商手里房屋大量积压无法变现,年底时银行贷款到期,若能续借还可以坚持一阵子,如不能续借,又借不到新款,房地产公司就只能面临破产.
问题三:一楼回答的很好,现在有可能通过印钞票解决问题的也只有美国,美元是国际货币,所以大量印美元导致的将是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对于穷国,事实上不只是穷国,现在世界上除了美国,其他国家若多印货币,货币必然贬值,货币的国际购买力下降,以前6块能买一美元现在变成10块一美元了,不仅无法多买国外商品,由于多印货币导致的过内通货膨胀还有可能使得由于多印货币而买到的国外货物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