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观沧海.中心,背景!还有望岳.杜甫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8/08 17:43:10
观沧海.中心,背景!还有望岳.杜甫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观沧海.中心,背景!还有望岳.杜甫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注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 澹(dàn 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幸:庆幸.
至:极.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志: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0248551.html
望岳
(东岳泰山)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文背景
这首诗写于736年,是杜甫25岁时出游齐赵时所作,正值意风发的时期,又是登临五岳之首的泰山,借山言志,豪放不羁.通篇充满想象.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一生坎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的山色.未了:不尽,不断.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割:划分.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荡胸:胸中荡气回肠.
曾云:重叠的云.曾,通“层”.
决眦(zì):决:裂开.眦:眼角.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入:受到眼里,即看到.
会当:古人口语,终要,终当.
凌:登上,乘.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
泰山有何等威仪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青翠连绵,一望无际.
大自然将天地间的神奇秀美都赋予了你,山南向阳,山北背阴,明暗分别,判若晨昏.
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坦荡,眼眶要睁裂了极目远看鸟儿归巢.
我就快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的低矮渺小.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55521.htm#1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背景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编辑本段注解
①潋滟(liàn yàn) ——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方好——正显得美. ③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解析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