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如何理解明朝“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刑罚原则,具体一点,谢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8 05:02:59
如何理解明朝“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刑罚原则,具体一点,谢谢~
如何理解明朝“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刑罚原则,具体一点,谢谢~
明朝在刑法原则上确立“轻其轻罪,重其重罪”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一是宋明理学使儒家的纲常礼教已经对人们行为的法外约束力愈来愈大:这种背景下,对有关伦常礼教的犯罪减轻,能集中刑法的打击目标,缓和社会的反抗情绪.同时,随着君权的加强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贼盗大案直接冲击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也是“重典洽国”的体现.
“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是明代刑罚适用原则的一个特点.这是后人用明律比较唐律得出的结论.所谓“重其所重”指的是明律在唐律规定的重罪量刑上加重了处罚.如对谋反、大逆、谋叛、劫囚、强盗等之类直接危及专制统治的重大犯罪量刑重于唐律.特别对“盗贼”、“乱臣贼子”不仅据律加株,且大量法外用刑,可谓枉株滥罚.具体讲,所谓对谋反大逆者,唐律只处以斩刑,连坐处绞只限父与子(16岁以上),其他可以收取为奴;明律则以凌迟处死,连坐处绞扩大到祖父、父、子、孙及伯叔父等.可见,明代明显加重了对政治犯的犯罪处罚.轻其所轻,是指明律在对原来相对的较罪都减轻了处罚.如对“事关典礼及风俭教化”一类非直接侵犯君主政权等方面的犯罪,唐律对“凡属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列为不孝,判徒刑三年,而明律仅杖八十.这就明显体现出了明律为突出“重其所重”,而对某些危害不大的“轻罪”从轻处罚的意图.
3、论述明代司法机构变化的特点.
明代司法机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明代中央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一改隋唐以来的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体系.(1)刑部增设13清吏司,分掌各省刑民案件,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2)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扩大了监察组织和职权,犯罪纠举弹劾全国上下官吏的违法犯罪.
二是地方司法机构的变化.地方设三级司法机构,分为省、府、县三级.省级有专门司法机关“提刑按察使司”.府县仍是知府、知州、知县兼理司法.规定,如果越诉受重罚.
三是厂卫特务司法机关.厂卫之制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它几乎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其机构先后有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其司法特权主要有:一是侦察缉捕权.二是监督审判之权.三是法外施刑之权.对厂卫的行为,司法机关一般不敢过问.代司法机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