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怎样做好高考文言文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7/13 09:11:33
怎样做好高考文言文题?
选择题和翻译句子
怎样做好高考文言文题?
从选文特点上看,2004年到2006年浙江高考卷中的文言文选段有很大变化,2004年选的是北宋欧阳修的《司封员外郎许公行状》,属人物传记;2005年选的是唐代孙樵的《书褒城驿壁》,属晚唐散文中的针砭时弊的杂文;今年选的则是明代方孝孺的《蚊对》,也属杂文.从题型设置来看,对文言实词、虚词、典型句式、词类活用和句子翻译等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基本稳定的,变化最大的是文言文选择题中的第四题,由“概括和分析”题变成了“赏析”题,难度也有所增加,解题思路方法需要做一定调整.
  2006年高考语文卷第14题(原文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分析:解答此题需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推测文章主旨.《蚊对》先记叙夏夜为蚊所苦,难以入眠,写到蚊子聚集的可怕场景,写到斥令童子驱蚊、灭蚊,然后由第二段天台生感慨老天为什么造出这种东西来害人,既揭示人的自私心理,又自然引出童子应答,由记叙巧妙过渡到议论.第三段借童子之口生发三层议论,分别以童子语中的三个反问句“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今子一为蚊所?k,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k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作结.这正是作者观点的流露:人与异类只是形状不同,哪有贵贱之分?蚊子要害人,人要向老天控诉,而那么多的异类被人吃掉,老天又该如何惩罚人呢?人被蚊子咬不舒服,但对同类之间的相残却无动于衷,难道可以吗?人类不仅自以为尊,残杀异类,更有欺凌残杀同类的可憎.由叙入议,由此及彼,含蓄地批判了统治者残酷剥削百姓,以强欺弱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人类其实还不如异类.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就不难把握文章的主旨了.
  2005年的赏析题也属此种类型.第14题如下(原文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
  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分析:显然,这些选项设置是疏通文意后的提炼.A项和D项是对文章写作主旨的理解.这篇杂文借褒城驿的由雄大宏丽而变为荒芜残破的现实,抒发了对当时吏治败坏的感慨.又将褒城驿由兴到废的原因推及天下由兴到衰的原因在于朝廷任用非人和官制不善,揭露了地方官吏怠惰贪婪,不理政务,视州县为驿站,因而造成百姓困顿.所以,作者批判的矛头是官场不是民风,A是错误的.B项和C项是对文章写法的赏析.文章先用人们对褒城驿的赞美和自己亲眼所见形成对比,产生疑问,自然引出驿吏的述说.破败原因是宾客不会对途中匆匆经过之地产生爱惜之意,更由于“官大者,其下”更加凶暴蛮横,难以禁止.接着作者巧妙地用老农的话“举今州县皆驿也”,进行类比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以小见大.
  由此我们知道,做赏析题仅仅读懂文章内容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思考文章的写作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等.
  而记传文中的“概括和分析”题,侧重于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同学们只要将选项和文中信息对应,进行比较,答案不难得出.例如2004年14题(原文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分析:A项出处是首段末句“是时赵普为相,……独称君为能,曰‘其言与我多合’”.B项对应的是第二段开头“……知海陵监.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C项的依据是第四段末“荆南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D项源自第五段中“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原文是说那些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甚至有时让人家家破人亡,因此D项不正确.
  在这里,同学们只要读懂这几句话的意思就能解题了.即使有时对个别词句难以准确理解,也能借助上下语境进行把握.比如B项中“用监最”下,“用”是因为,“监最”是省略用法不易理解,可以通过后文中的“赐”字来推测做的优秀才能得到赏赐.D项中如果“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岂不是和下文许逖教训他们使他们向善矛盾?可见,解“概括与分析题”的关键是读懂,一般方法是找到选项对应句,翻译,进行比较,还可以结合上下语境验证一下.
  针对这种由侧重文中内容准确概括到侧重文章主旨特点赏析的变化趋势,同学们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读文章要加强整体赏析意识.理解文意之后,要简单归纳每段的内容,理理行文脉络,想想文章主旨、写作特色等等.
  其次,读文章还要结合学过的课文,树立文体意识.古文中不同文体的不同作用比较明确,用文体引导阅读是可行的方法.根据清代古文家姚鼐的分类,古文大致有论辨类、书说类、序跋类、赠序类、传状类、杂记类、奏议类、箴铭类、诏令类、碑志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同学们在中学课文中读过前六类,高考文言文阅读是立足课文的,如《书褒城驿壁》类似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从现象入手,揭示主题是书说类文章的基本特征.而《蚊对》可以联系《种树郭橐驼传》.所以,同学们对学过的优秀文言文一定要熟悉,考试时才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第三,读文章要善于寻找关键句.一篇文章中总有一些句子或穿针连线,上下巧妙过渡;或画龙点睛,阐述观点,等等.找到这些句子,其实也就找到解读文章的钥匙了.如《蚊对》中我们如果重视童子语中的三个反问句,文章主旨清晰,答案也明确了.
  另外,不要忽视读懂文章.对全文不需要逐字逐句落实,但要了解每句大意.同学们应该每天抽15~20分钟阅读一篇千字文言文,理解大意,读不懂的地方结合上下语境猜一猜,很快,文言文阅读能力就会有长足进步.
  总之,我认为以后的高考卷无论选择记传类还是散文类文言文,对内容的把握和文章的赏析是并重的,既要考查对文章局部内容的准确把握,也会要求对文章进行整体鉴赏.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做到先进去,读懂文章,再出来,评价鉴赏.鉴赏与阅读并行,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