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马氏体转变是无扩散的相变,即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那么怎么就会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板条和针状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7/22 16:43:12
马氏体转变是无扩散的相变,即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那么怎么就会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板条和针状呢?
显微镜下看到白的和黑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呈现白色和黑色两种颜色呢?
马氏体转变是无扩散的相变,即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那么怎么就会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板条和针状呢?
马氏体形态的描述,如板条状、针状等,它是金相学的一种习惯称呼(或者说是命名),其实严格的说,既不像板,也不像针.但是有了这种称谓,一提到针状马氏体或板条状马氏体,大家都知道它的样子.
至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形状,主要原因是:一是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小,我们看到的实际是枝晶形状;再者,它是平面显示,因此看不到规则的图像.
至于为什么是黑白显示,主要是金相腐蚀的原因,耐腐蚀界面发白,不耐腐蚀的地方发黑(氧化较严重),另外,和光的折射也有关系.
再问: 马氏体和奥氏体不是具有同样的化学成分吗,奥氏体均匀化后得到的马氏体里的化学成分不应该也是均匀化,一致的吗。那怎么会有的耐腐蚀,有的不耐腐蚀。 如果发黑的地方是氧化了,那么我们看到的他的组织形态(板条或针状)只是他的氧化情况,又怎么会是实际的枝晶形状呢?
再答: 首先,应该清楚,金属(钢)是多晶体,它是由树枝状晶体交互生长而成的,金相试样是平面研磨而制得的,你可以想象一颗大树在树冠部分取个剖面,截面应该是很不规则的,这就相当于金相剖面的样子,不过这种剖面是由一个一个的晶体组成的。虽然马氏体可以近似的看成单一组织(实际还有残余奥氏体),由于晶体晶向和晶面方向不同,对光的折射也不同,加之腐蚀的作用,反应在光学显微镜下,就是颜色深浅不一了。
再问: 那么颜色的深浅反映的是树枝晶粒咯,可是我们一般腐蚀的金相是看到组织形貌或相的分布,又怎么是看到晶粒(并不是腐蚀晶界啊)。即使腐蚀的晶界,那也是原奥氏体的晶界啊。 而且晶体晶向和晶面方向对显微下颜色深浅应该不是最主要的吧,腐蚀的作用才是深浅的主要体现,不然也不用去腐蚀了。 我想会不会就是马氏体外残余奥氏体体现的是白色的。
再答: 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我们看到的金相图,主要和腐蚀剂有关,不同的腐蚀剂,显示的组织形态差异是很大的。比如,你看晶粒使用的腐蚀剂和看钢的组织的金相腐蚀剂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金相显微镜下有时只能看到组织而看不到晶界。 所以,看金相组织,要必须有一个金相图谱,它就像一个标准,我们以它为参照,来分析金属的组织。金相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有些我也说不好,但我知道,看金相图需依据图谱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