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为什么三里岛堆芯熔化没有爆炸,而切尔诺贝利堆芯熔化就爆炸了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6/28 06:46:31
为什么三里岛堆芯熔化没有爆炸,而切尔诺贝利堆芯熔化就爆炸了呢?
为什么三里岛堆芯熔化没有爆炸,而切尔诺贝利堆芯熔化就爆炸了呢?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时在做实验,所以需要撤销一定的安全装置.
而由于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管理人员缺乏核科学知识,核电站管理长官为了加快试验进行,竟然要求把所有安全装置都撤除了(这是试验守则的,试验守则仅要求撤除部分的安全装置),虽然当时这个做法遭到了下属的反对,苏联核电站的管理制度充满官僚气息,完全依赖长官意志,这种处于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反对当然是无力的.但是这就为后来实验时出现了“功率过剩”埋下了伏笔.
其后,当试验时反应堆出现了明显的功率过剩反应时,长官却坚持不停止反应堆的运作.其实,停堆是当时唯一有效的挽救措施,也是最后一次可以挽救的机会,但停堆同时也意味着试验失败,而官僚主义严重政治意识形态浓厚的苏联管理体系不允许出现“试验失败”的情况,所以长官为了“不负政治责任”,长官坚持不停堆不停止试验,仅要求插入控制棒,做一些缓和措施.但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石墨式反应堆有设计缺陷,当刚插入控制棒的瞬间,堆内反应会变得更加剧烈,只有完全插入控制棒后才能缓和反应.所以,当反应堆已经严重过载的时候,任何的反应加剧都会酿成灾难,所以插入控制棒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而更令人悲哀的时,当时的控制棒竟然又出现了事故未能完全插入反应堆内,反应一直在加剧,最终终于发生了爆炸.本来爆炸也不是灾难性的,如果核电站外层有加建耐压钢罩(几乎世界所有核电站都有加建耐压钢罩的),可以作为最后一层保护装置,限制核辐射外泄.但偏偏苏联的管理层安全意识极度淡薄,竟然为了节省成本而不建造核电站耐压钢罩.当反应堆发生爆炸后,厂房即被炸开,反应堆内所有核辐射便完全泄漏到大自然中了,于是,灾难就开始了.
相反,三里岛的堆芯熔化核事故仅仅是因为操作人员失误忘了开冷却水的阀门,导致堆芯内燃料棒裸露而过热熔化(有点类似于我们平时烧开水时烧干水后令到容器烧裂),同时导致堆内压力徒然增大.而当时三里岛反应堆的其它安全装置还在,管理人员立即采取启用安全挽救措施,例如放出蒸汽泄压,重新开启冷却装置.虽然最后堆芯熔化了,但由于后续安全措施到位,最终幸免于难,没有爆炸.再加上,美国的核电站有耐压钢罩,即使反应堆爆炸,由于有耐压钢罩在,灾难程度也远比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低.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故,本来是几率很少的情况,在很多环节上,任何一个环节只要能够有正确到位的安全措施,即能避免灾难.可惜这些措施都没有出现.
制度缺陷导致的人为失误下的事故,再加上连串的错误措施,在错过所有挽回机会之后,最终导致了浩劫的发生.
苏联的核电站设计本来就有缺陷,但在官僚主义的荼毒下,苏联的核电站设计部门不但没有修复这个缺陷,还为了赶着给国家“献礼”而刻意隐瞒了这些缺陷,好让核电站尽快落成.在“向国家献礼”的政治任务催促下,验收部门的检验监督自然也就沦为形式.很快,这个有问题的核电站落成了,表面上验证了“社会主义工业的高速发展”,但隐患也从此埋下了.
因此,归根到底,苏联的核电站爆炸事故,是在有问题的体制下造成的诸多有缺陷以及粗糙的工业成品、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的综合结果.
而美国没有这种制度性的根深蒂固性的科技缺陷,出问题的仅是个人的素质(粗心大意没开阀门),在整套依然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下,这种个人错漏及时得到了纠正,自然就没有造成灾难性的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