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谢...【注:不知道是什么版本了,总之第一单元是“认识生命”,第二单元是“生物体的结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7/01 02:27:18
谢...【注:不知道是什么版本了,总之第一单元是“认识生命”,第二单元是“生物体的结构”】
谢...【注:不知道是什么版本了,总之第一单元是“认识生命”,第二单元是“生物体的结构”】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3.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6.生物的特征包括: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
7.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生存的环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8.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9.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0.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等多种因素.
11.生物因素主要指生物彼此之间的影响.
12.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如雌企鹅给孵卵的雄企鹅喂食),也可以是相互斗争(如雄梅花鹿为争夺配偶而争斗).
13.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是互惠互利(如海葵与螃蟹),也可以是捕食关系(如狮子与斑马).
14.生物能适应环境(如变色龙的保护色、胡蜂有毒针、鸟类长翅膀等),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等、蚊蝇传播疾病、蝗虫啃食庄稼等).
15.人类可以改善环境,也能破坏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6.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活动或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查阅文献资料)、比较法、交流法(相互交流)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17.实验法研究的重要步骤: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并实施实验; ⑤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⑥得出结论.
可将①②合并为“问题”,将④⑤合并为“实验”,实验步骤简化为: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18.为了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常会设计一组或几组对照试验,起对照作用.
19.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⑴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从拉马克开始,人们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
⑵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地球上的生物按大小和从属关系排列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单位.其中最大的单位是界,最小的单位是种.
⑶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揭示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不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进化学说”.他还认为人类是由猿类演化而来,人类的祖先可能生活在非洲.
林奈的生物分类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运用的都是观察描述的方法.
⑷英国人哈维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法的科学家.他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发现了血液循环.
实验方法的运用,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⑸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的学的阶段.
20.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
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
21.生物圈中有的细胞只有一个细胞(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等),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称为多细胞生物.
2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线粒体,线粒体将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
23.显微镜的结构.(见课本P34)
24.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①从目镜观察到的物象是倒像、反相,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如果要调整物象的位置,那么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应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如:要使视野中位于左下角的物象回到正中,玻片标本应向左下角移动.).
②物象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的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如:目镜是10x目镜,物镜是40x物镜时,则物象放大了10x40=400(倍)
③物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物体的面积越大;显微镜的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④目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
⑴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1擦 ○2滴(生理盐水)○3漱○4刮○5涂○6盖○7滴(碘液)(滴液叫染,即染色)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1擦○2滴(清水)○3切○4撕○5展○6盖○7滴(染)
(3)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1擦○2滴(清水)○3切○4挑○5涂○6盖
25. 动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结构(课本P39)
功能:○1细胞膜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还能进行物质交换,即能控制物质的进出;○2细胞质内有许多微细结构,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3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所以,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对生物遗传有重要作用(因为细胞核中储存着遗传物质).
26.植物的细胞结构 (课本P42)
功能:○1细胞壁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2细胞膜(的功能与动物细胞一样);③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对生物遗传有重要作用(与动物细胞一样);④植物中的汁液来源于液泡,植物的酸、甜、苦、辣的味道是液泡中的细胞液的味道,有的细胞液中含有色素.⑤叶绿体中也含有叶绿素等色素,植物果实的色彩是细胞质中叶绿素的颜色;叶绿体能够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⑥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它能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
新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数目多,个体小;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数目少,个体大.
27.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壁 没有 有
细胞膜 有 有
细胞质 有线粒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 有线粒体,有液泡,有叶绿体
细胞核 有 有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相同处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细胞核.不同处是:植物有细胞壁、有液泡和叶绿体.
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有差异,这是因为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叶绿体能够利用太阳能把水和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
28、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细胞越小,其表面积相对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越多.相反,细胞越大,其细胞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越少.
较小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9.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1细胞核分裂为两个;○2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3细胞质一分为二.
(2)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1细胞核分裂为两个;○2两个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并产生新的细胞壁.
3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3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不仅与繁殖新个体有关,而且能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32. 细胞经过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3.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34.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35.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人和动物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主要分布于体表、管腔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功能,例如:皮肤表面,鼻腔、小肠内表面等
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功能,例如:骨、肌腱、韧带、脂肪、血液等
肌肉组织:分布于骨骼上、胃、肠等器官管壁、心脏壁等,具有收缩、舒张功能,例如:骨骼上的肌肉,心脏壁、肠道壁、胃壁等
神经组织:分布于神经系统,遍布全身,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例如:脑、脊髓等
36.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37.植物受精卵细胞经过分裂形成多个细胞,多个细胞形成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的功能:始终保持分裂增生能力.
38.分生组织经过分化形成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所以植物的四大组织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茎、叶脉、根尖成熟区属于输导组织,有运输功能.
39.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花、种子、果实、根、茎、叶
六大器官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
40、花、种子、果实与植物的繁殖有关,是生殖器官.
41、根、茎、叶与植物的营养的产生和储存有关,是营养器官.
42.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相同点与区别
相同点: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然后分裂形成组织、组织再形成器官
区别:动物由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体没有系统,而直接由器官构成植物体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43.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的器官:叶
光合作用的公式表示:

44.光合作用的两种变化:
一是物质转变,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
二是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是给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二是将光能转化为能量,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三是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45.叶的结构
(1)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无色透明,排列紧密,外壁有角质层.既有利于
透光,又防止水分过多散失,还对叶片有保护作用.
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2)叶肉:
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含叶绿体较多,排列比较紧密和整齐.
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排列疏松.
(3)叶脉:由导管和筛管组成,能有效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属于输导组织,对叶片还有支持作用,分平行
叶脉和网状叶脉两种.
46、叶的结构与光合作用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有:叶片阔而扁平,吸收阳光的表面
积大;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含有叶绿体和叶绿素多,利于吸收阳光和进
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有利于气体在叶内自由移动;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有利于气体进出叶片;
47.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48.呼吸作用反应式 :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光合作用吸收能量);场所是线粒体
49. 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有机物里储存的能量
50.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但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水,而且会产生热量.
51.凡是有生命力的种子时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在叶绿体中进行.)
52.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同时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55.植物主要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56.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所以根的主要吸水区域是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
57.根毛细胞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58.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细胞吸水
59.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 失水就会“烧苗”
60.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61.无土栽培: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就是无土栽培.
62.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63.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蒸腾作用.
64.蒸腾作用的意义:一是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二是促进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将水分从根运输到叶里,将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去.
65.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叶和花中去的.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里.
66.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通过茎里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筛管位于树皮最里面的韧皮部,是树皮的一部分.
67、枝瘤的形成:当树枝受到伤害后,树皮内韧皮部中的筛管被切断,有机物堆
积在一起,周围的细胞由于有大量营养物质,所以大量分裂生长,从而形成
突起的枝瘤.
68.导管分子是死细胞,筛管分子是活细胞.
69.除茎以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和筛管,它们彼此连接和贯通,共同完成植物体运输水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功能.
70.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72、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吸水膨胀;(2)胚根突破种皮,发育为幼苗的根; (3)胚轴伸长发育为根与茎的连接部位(4)胚芽出土,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5)子叶萎缩或胚乳萎缩.
73、种子萌发的条件:(1)内部条件:有生活力的、完整的胚;有足够的营养物
质;(2)外部条件:充足的空气;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75.茎的生长方向与根相反,一般是向上生长,也有沿水平方向生长的
76.叶的生长有期限,一般长到一定大小会停止生长.有些植物的叶基部有分生细胞,叶片的生长期较长,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78.花药里散出的花粉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雌蕊柱头上,叫传粉(对雌蕊来说叫受精).传粉是受精的前提.
79.当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时,在柱头表面的黏液作用下,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沿着花柱向子房方向生长,进入子房,直达胚珠.当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出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此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80.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形成种皮,子房壁形成果皮,由果皮和种子共同构成果实.
受精过程图(P118) 果实结构与来源图(P119)
8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2)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3)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82、植被: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
83、我国植被主要类型: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等.
84、我国的珍稀植物:银杉(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水杉、珙桐(鸽子树)、桫椤(后三种被誉为“活化石”).
85、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地
理分布不均衡;(3)土地沙漠化严重;(4)人为破坏严重,利用不合理.
86、我国的重大生态工程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树造林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全球500佳”称号,邓小平同志为它题名为“绿色长城”.
“三北”,指的是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87、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我给你全部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