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食品调味剂有哪些,主要成分化学式分别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6/30 15:10:20
食品调味剂有哪些,主要成分化学式分别是?
包括人体能接受的最大含量
食品调味剂有哪些,主要成分化学式分别是?
料酒 化学成分除了5.5%~20%的乙醇即酒精外,还含有酯类,蛋白质,维生素B1,有机酸或氨基酸等多种物质.料酒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它们在被加热时,可以产生多种果香花香和烤面包的味道.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可以产生大脑神经传递物质,改善睡眠,有助于人体脂肪酸的合成,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也有好处.其实,料酒的营养成分是来源于黄酒,再加入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等多种香料酿制而成.1.动物性原料作菜肴时,因为肉、脏腑、鱼类等的组织中和鱼类身体表面的粘液里含有腥臊异味,这些物质在加热时能被酒中的酒精所溶解,并随气化的酒精一齐挥发,这样就除去了腥味; 2.黄酒中的氨基酸还能与糖结合成芳香醛,产生诱人的香气; 3.黄酒中所含的酯类也有香气,所以烹调中加入黄酒,能使菜肴除去异味,且香味大增; 4.黄酒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使菜肴的营养更加丰富; 5.在烹饪肉、禽、蛋等菜肴时,调入黄酒能渗透到食物组织内部,溶解微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使菜肴质地松嫩; 6.温饮黄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 7.黄酒还可作为药引子食用.1.胺基酸 酱油在制麴时藉霉菌所产生之蛋白脢和淀粉脢将原科中之蛋白质及淀粉分解.下缸后,此等酵素仍继续将未被分解之蛋白质和醣类进行分解.酱油中之游离态胺基酸常以胺基态氮表示.国家标准CNS一级酱油品质(总氮1.2%,胺基态氮0.48%).酱油中之游离态胺基酸总含量约 5-6%,其中以麸胺酸(glutamic acid)之含量最高,约占总胺基酸之20%.2.有机酸 酱油麴下缸以后,由於耐盐性乳酸菌 Pediococtus sp.之增殖而使酱酿之PH值随之下降,由原来之 pH 6.5下降至 pH 5.0左右,而酱酿中之总酸量也随著增加.随著耐盐性酵母菌代之而起,待进入成熟期后,则改由Torulopsis sp.担任后发酵之熟成工作,在此期间酱油酿之香味成分逐渐开始显著地生成.3.醣类 一般纯酿酱油中之还原糖含量在5%左右.主要醣类包括多醣、双醣及单醣等.单 醣中以五碳醣及六碳醣为主,至於四碳醣及七碳醣则未被发现.酱油是好几种氨基酸、糖类、芳香酯和食盐的水溶液.它的颜色也很好看,能促进食欲.除了酿造的酱油外,还有一种化学酱油.那是用盐酸分解大豆里的蛋白质,变成单个的氨基酸,再用碱中和,加些红糖做为着色剂,就制成了化学酱油.这样的酱油,味道同样鲜美.不过它的营养价值远不如酿造酱油.酱油是烹饪中的一种亚洲特色的调味料,普遍使用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盐经过制曲和发酵,再在各种微生物繁殖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酿造出来的一种液体.制作酱油的原料因国家、地区的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风味也不同,比较出名的是泰国的鱼露(使用鲜鱼)和日本的味噌(使用海苔).酱油是有大豆和小麦发酵制成的,在东西方都是普遍应用的调味品.酱油的盐分含量较高,但也是具有一些豆类的营养成分,还具有解热除烦,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暑热烦满.疔疮初起,妊辰尿血等病症.此外还可治疗食物,药物中毒及汤火灼伤,虫兽咬伤. 患高血压,心脏病的人要少用酱油. 料酒 化学成分除了5.5%~20%的乙醇即酒精外,还含有酯类,蛋白质,维生素B1,有机酸或氨基酸等多种物质.料酒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它们在被加热时,可以产生多种果香花香和烤面包的味道.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可以产生大脑神经传递物质,改善睡眠,有助于人体脂肪酸的合成,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也有好处.其实,料酒的营养成分是来源于黄酒,再加入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等多种香料酿制而成.作用:1.动物性原料作菜肴时,因为肉、脏腑、鱼类等的组织中和鱼类身体表面的粘液里含有腥臊异味,这些物质在加热时能被酒中的酒精所溶解,并随气化的酒精一齐挥发,这样就除去了腥味; 2.黄酒中的氨基酸还能与糖结合成芳香醛,产生诱人的香气; 3.黄酒中所含的酯类也有香气,所以烹调中加入黄酒,能使菜肴除去异味,且香味大增; 4.黄酒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使菜肴的营养更加丰富; 5.在烹饪肉、禽、蛋等菜肴时,调入黄酒能渗透到食物组织内部,溶解微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使菜肴质地松嫩; 6.温饮黄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 7.黄酒还可作为药引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