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不能倒满的中国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22:48:46
酒杯不能倒满的中国典故
两个酒杯,一杯倒满饮料,一杯倒满酒,两个杯子对叠(杯口对杯口立起来),是怎么办到的?

保鲜膜封住一个杯子的杯口,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杯口和杯口对齐,抽掉保鲜膜,百试百灵的.

酒杯里为什么是倒的? 

反射再问:谢谢啦!

中国历史上关于孝道的典故成语

一、孝感动天二、戏彩娱亲三、鹿乳奉亲四、百里负米中国二十四孝五、啮指痛心六、芦衣顺母七、亲尝汤药八、拾葚异器九、埋儿奉母十、卖身葬父十一、刻木事亲十二、涌泉跃鲤十三、怀橘遗亲十四、扇枕温衾十五、行佣供

花发大如酒杯的发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花朵开了之后,大的如同酒杯一样古诗的文人骚客,都喜欢边喝酒边赏花的,所以,才有此一说.

中国历史上比较哲学的典故

1.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

有关一些名人的典故中国的

舜南巡时病死在路上,他的两个妃子知道了,非常难过,痛哭不已.泪水都打湿了湘水边的竹子,于是那里的竹子上都有泪滴似的斑纹,后人就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胸有成竹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

女的把自己酒杯的酒往男的杯子倒是什么意思?

这个说不好,你是不是对人家有意思,喜欢就追,不要错过机会,机会不会等人的哦!哈哈!

中国历史上有关骨气的典故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

中国有那些著名的历史典故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

半径20厘米高20厘米的圆柱形酒桶装满酒后倒入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锥形酒杯中,可倒200杯,求酒杯的高

首先求出圆柱的容积:3.14×20平方×20=25120(立方厘米)再求出一个酒杯的容积:25120÷200=125.6(立方厘米)最后求出酒杯的高:125.6×3÷(3.14×4的平方)=7.5(厘

怎样测出酒杯的密度?

先用天平称出酒杯的质量,并记录.然后把酒杯放入盛满水的水槽中,量取排出的水的体积,即酒杯的体积.密度=质量/体积.

喝完酒后为什么不能把酒杯倒过来

在中国,把餐具倒过来放总不是好事.小时候,爸妈就教我们不要把餐具倒过来.他们说:“那是扑了饭碗”.言下之意是对了谋生的手段.这自然不是好事情,把餐具倒过来放可能是要打架了这种说法在中国也有.比如,如果

如图,酒瓶中装有一些酒,并倒进一个酒杯中,酒杯口的直径是酒瓶的一半,共能到几杯

设酒杯的底面半径为1个单位,则酒杯的体积=(1/3)π×1×2=2π/3而酒瓶中的酒量=π×2×2×5=20π所以可以倒(20π)/(2π/3)=30杯

如图圆柱形的酒瓶中有一些酒把酒倒进一个圆锥形的酒杯中酒杯的直径是酒瓶直径的一半共能倒几杯?

设瓶子直径为dV瓶=(6+9)*3.14*(d/2)^2V杯=(1/3)*6*3.14*(d/2/2)^2V瓶/V杯=15可以倒15杯再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我才上小学这是小升初的题再答:小升初这个方法

中国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典故1“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中山得颖永为文世宝珍!”上句指名卿蒙毅办事公正;下句指名将蒙恬发明毛笔.2“西北蒙氏绝世间;西南蒙氏创奇观!”上句指咸阳一门三将军:蒙骜蒙武蒙恬蒙毅天下无双.下句指阆中一

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典故

1、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