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电容器和电阻并联的的交流电路相位滞后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20:31:12
有电容器和电阻并联的的交流电路相位滞后关系
在感性负载的交流电路中利用并联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负载的功率有什么变化?

负载的功率不会变化,只是总的输入电流会降低.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因数而已.用得比不并电容更少的电能.

有电阻,电感,电容的交流电路,在串联和并联时,频率增大,阻抗分别是增大还是减小?望不吝赐教.

如果这三个元件同时连接.那么频率对电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只算电感,电容.那么,这两个元件连接时就有一个固定的频率了,就是它们的协震频率.串联时,频率越是远离协震频率,阻抗就越大,如果刚好是协震频率时

这个电容器和哪个电阻并联,电压等于哪个电阻的电压.....

你说与谁并联,不知道,这应该是个混联电路,而且是动态电路,但求R2只与求稳态,这里的R2应该会影响电容的充电方向,故两个可行值:取电源负极为0电势点,当电流计示数为0,则是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R3与R

当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容器和电阻的电流电压分别是怎么样变化的?

电阻的电压直接变到IR.虽然电阻和电容并联,二者电压相等,但是电容电压不能瞬变.所以,电容电压是逐渐变大,最后变成IR,即和电阻电压相等.

当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容的电压为?

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容串联的支路相当于短路(前提是直流电源)

交流电路中,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容器会不会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容器充电完毕后,电容器所在支路的电流为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它所并联的两点的电压相等.所以,交流电路中,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容器不会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再问:交流电路,电容器不应该是不断地充电放电充电

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关系是什么?

并联电容是单个的并联,器组的并联是多数的单个并联的再并联再问:�Dz��������������м������ݣ�再答:�Ӳ������ʵ�Ҫ���������һ������ģ������Ķಹ�����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与电感和可变电阻并联,当电阻变化时,电压、电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变化情况?

当电阻往小方向滑动时,阻性电流减小,功率因数减小.当电阻向大方向滑动时,阻性分量增大,功率因数增加.再问:能说的再详细一些吗,最好借用公式说明一下再答:因为在简单,用公式说反而更复杂。C并联在电源上无

电容器与电阻并联再接入混有高频电流和低频电流的交流电高频为什么不过电阻

电阻和电容组成了简易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将高频过滤了.

电容器并联在直流电路中有三个电阻R1,R2,R3串联.一个电容器和R3并联,R3的电流怎么变原因是什么

假设R3两端电压时U,在电容放介入电路中时,或者电路中刚加上电流时,R3两端电流变小,因为R3的分压变小了.R1,R2的电流会变大.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并联的交流电路的相关公式

电容的阻抗:Zc=1/jwC,电感的阻抗:Zl=2*(pi)*f*L,(pi是圆周率)电阻的阻抗就是R了.要是求并联的阻抗,先把他们都换成电导,然后相加再被1除就可以了,结果为:1[R+1/2(pi)

在交流电路中,并联个电容器是起什么作用的呢

平缓电压突变,滤除高频噪声,电源断电后维持一段反应时间.

电容器电阻怎么计算?双电层电容器的电阻组成部分有哪些?电容器电极电阻和电容器的电阻又是什么关系?

通常电容器的电阻就是电容的容抗,电容是通交流,隔直流的,既是交流电就有频率w,容抗大小与这个频率有关,没记错的话R容=jwC,C是电容值的大小,j是虚数符号为根号下负一

交流电路中,电容器并联在电阻后,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变吗?

楼上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要看电路中的电压源是否考虑内阻,即是否考虑为理想电压源.在并联电容器补偿时,一半忽略电源内阻.所以说并联电容器前后,不改变负载的工作状态,即负载两端的电压不变.对于电力系统,电源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有什么区别?

电容并联,容量相加.耐压取最小的一只.等容量等电压的的电容串联,容量为其中一个电容的1/N.N表示电容的个数,耐压为所有电容耐压之和.若容量和耐压均不相同,那就要看分压比.耐压不能相加.要根据公式计算

和电容器串,并联的电阻要怎么对待

串联的直接可以忽略,并联的话就是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等于电阻上降落的电压.

电阻电感电容器的并联电路规律是什么?

电阻:电流与电压相位相同;电感:电流滞后电压,相位差90度;电容器:电压滞后电流,相位差90度;

交流电路阻抗并联的计算方法

把阻抗的实部和虚部转化为模/幅角的形式,再按照向量计算方法计算,并联公式是一样的.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并联交流电路中相关公式

电容阻抗:ZC=1/jwC,电感阻抗ZL=2*(PI)*F*L,(PIPI)是阻抗电阻R的一个.如果的阻抗并联寻求,他们首先被替换电导,然后再加此外,其结果是:1[R+1/2(PI)FL-J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