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外交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02:36:00
古代外交故事
古代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是?

中国古代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家不在少数.列举一些张骞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

写出古代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不能写唐雎!

蔺相如,完壁归赵晏子使楚令楚王自取其辱

周恩来的外交故事

1、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

作文古代名人名言故事

大的反义词是-小

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名人【古代的】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他身材矮小,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来迎接晏子.晏子不肯进去,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现在我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是从此门进去吧.”迎接宾客的人只好改道请晏子

古代急中生智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新隽永,极富情趣,脍炙人口,堪称千古绝唱.只要将其做标点上的变动,便可得到一首绝妙词,或一个时间、地点、场景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

有关中国古代外交方面的

张超,班固出使西域歌颂的是郑和!郑和率领船队,做了最早的远洋航行,最远到达非洲.

古代苦读的故事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周恩来的外交故事200字

周恩来的故事-冒险去找蒋介石1946年2月10日,重庆市各界群众,为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在校场口举行庆祝大会.国民党为了破坏这次大会,在会场的周围埋伏下特务.当会议一开始,特务们便大吵大嚷地冲上主

周总理的幽默外交故事

1、“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

周总理的外交故事

曾经中国穷,周总理代表向苏联求帮助,苏联老大哥给了我们猪肉,解了燃眉之急,但态度很傲,像是在施舍,深深刺激了中国人的心.后面周总理在还猪肉的时候让全部用猪尾巴代替,让苏联看看中国有这么多猪尾巴,能有多

周恩来外交风云电影的故事简介

1一次,周恩来总理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同志和其他同志握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耐心地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后转过

古代像蔺相如一样的外交大臣还有谁

晏子,为人机智,身材短小,在对外过程中既能维护国家尊严,又能不被他人嘲笑自己的缺点

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怎样的外交观念

外交观念:天朝上国(或朝贡外交).(2分)结果: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论名声[德]叔本华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

周总理外交故事

解题思路:您好,首先对您勤奋学习的精神表示钦佩,希望您通过学习,了解周总理。学习周总理。解题过程:1、一次,周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小故事

在万隆会议的最后一天,周恩来总理参加闭幕式的演讲,当时有相当多的国外势力和各国代表都反对中国,排挤中国.周恩来总理巧妙地提出四字方针“求同存异”即大家都为了共同的目标——摆脱殖民统治和超级大国的控制,

外交智慧故事

哭庭的外交官1938年,希特勒将奥地利并入德国后,觊觎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气势汹汹地发表演说,要将苏台德纳入德国.战争迫在眉睫.英、法两国为避免与德对抗,在没征求捷方意见的情况下,擅自同意将苏台德地区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

一位美国记者问:“你们国家的路是人走的,为什么要叫马路?”周恩来说:“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有一个美国人看到周恩来也用美国的派克笔,问是不是中国落后,没有好东西.周恩来回答到:“这是越南战